临床上根据臂丛神经受损部位与临床症状进行分类,可分为上臂丛神经损伤、扩展的损伤、下臂丛神经损伤及全臂丛损伤等。
1. 上臂丛损伤
受累神经主要包括上部干,由C5、C6神经根组成,又称Erb麻痹,约占60%,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常见原因是难产、肩部撞击伤、疫苗接种后及背负重物等。此型损伤可引起腋神经和肌皮神经机能障碍及桡神经部分机能障碍,肱二头肌、三角肌、肱桡肌、胸大肌、胸小肌、冈上肌、冈下肌和菱形肌等易受累,表现为肩关节不能外展、内外旋,不能屈肘和向桡侧伸腕,前臂旋转亦有障碍,但手指活动正常,肱二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上肢桡侧感觉障碍。
2.扩展的Erb损伤
受累神经包括上臂丛的C5、C6以及中臂丛的C7神经根,占20%~30%,主要影响腋神经、肌皮神经和桡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此型损伤的临床表现不仅包括上臂丛神经损伤的相关表现,而且其前臂、手和腕关节伸展均受限,如腕下垂等,前臂后面有局限感觉障碍区。
3.下臂丛损伤
主要是下干和内侧束受累即C8和Tl神经根,较罕见,仅占1%,可引起尺神经、臂及前臂内侧皮神经机能障碍以及正中神经部分机能障碍。常见原因是前臂受牵拉、颈肋、难产和肺尖肿瘤浸润或压迫等。肩、肘、腕关节活动尚好,主要表现为手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手部小肌肉萎缩和无力,呈“爪形手”,感觉障碍位于上肢尺侧,包括第3~5指。
4.全臂丛损伤
整个臂丛神经束(C5到Tl)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不局限于任何一个神经束,比较严重,占15%~20%。整个上肢呈迟缓性瘫痪,腱反射全部消失以及感觉存在障碍。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