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的分类有好几种,在针对骨不连的治疗上,应特别关注两个方面:1.生物活性;2.生物力学。
其中,生物力学因素的目的是要达到有效的内固定,这在绝大多数稳定的接骨术中均能实现。而在这种稳定性的保障下,骨愈合就依赖于局部的生物活性,即骨不连处的成骨能力。郑州仁济医院董其强医生讲,正确评估骨不连处的生物活性是选择恰当治疗骨不连手术方案的关键。
有生物活性的骨不连
在临床上,通过保守或手术治疗后,能观察到骨折愈合障碍或骨不连的 3 种表现,即放射学表现为有大量骨痂生成、少量骨痂生成、无骨痂生成甚至出现骨吸收。
图 1 有生物活性的骨不连
A 象足型骨不连:断端肥厚,富含骨痂;
B 马蹄足型骨不连:断端轻度肥厚,骨痂较少;
C 无骨痂的营养不良型骨不连
这种成骨潜能或者骨吸收活动是这 3 种骨不连的特征,从而说明骨折端即骨不连处是有活性的,没有坏死。是因为没有稳定的力学环境,所有骨折无法自然愈合,这是其生物力学的因素.
无生活活性的骨不连
临床上有时也会出现下面4种类型的骨不连
图2血运差及无生物活性的骨不连
1 型:扭转楔形骨不连,营养不良型骨不连,部分骨坏死;
I1型:粉碎性骨折后的骨不连,骨坏死型骨不连;
IIl 型:缺损型骨不连;
IV 型:缺损和萎缩型骨不连;
这 4 种类型骨不连常见于传统接骨术治疗的多发骨折和主要骨块被中间骨折块分隔的严重粉碎性骨折病例。感染则可导致 ⅢII、IV 型骨不连。通常萎缩型骨不连则是 1、II、II型骨不连的最终结果。
总之,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的骨不连分型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骨不连愈合的潜力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即有生物活性的三种骨不连类型,获得稳定的机械环境后,就能愈合;无生物活性的 4 种骨不连,则需同时提供生物学刺激和稳定的机械环境才能愈合。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