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信件”感觉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那是初中、高中的时候与同学们联系非常流行的一种方式,采用各种颜色、各种样式的信纸、贴上邮票,在期盼中飞到对方的手中。这么一种流行的方式,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消失了,现在来说,几乎已经绝迹。
那种收到信的惊喜、激动,我院外四科的医护人又重新感受了一次。因为3月29日,他们收到了一封久违的信件,“粉嫩嫩的信封、行云流水的字体”足以看出邮件人的良苦用心。
粉嫩嫩的信封
拆开信封,内文用的是世纪之初常用的那种信纸,泛黄的纸张留着历史久远的印记,虽有些褶皱,却掩盖不了写信人刚劲有力的字迹;虽文采略有逊色,但是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激之情仿佛要冲破束缚倾泻而下。
文中写到,自己左手的无名指不慎被机器轧断,来院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侯建玺院长以及医生谷国俊、师惠坤等放弃休息时间、不辞辛劳为他做手术,术后谷君君护士长以及护士们似亲人般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护理,病情得以快速康复。较后,还给我们的医护人员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读完这封发自肺腑的感谢信,让小编深深的感受到了病友的“用心、真诚”,在此小编也祝愿给我们邮寄感谢信的牛先生: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据悉,牛先生是腊月二十六出的院,在家经过2个多月的康复,现在恢复的非常好,手指功能灵活、感觉灵敏、外形美观,又能打工养活家人了。牛先生看着自己恢复的这么好,就特别的想感谢曾经治疗和照顾自己的医护人员,从老家给我们的医护人员寄来了这封满含感激之情的家书,也就有了文章的开头一幕。
其实,医患之间本是同盟,共同抵抗疾病的侵袭,只有齐心协力、认同医生才能将病魔6斩杀。除了医生对病友的责任外,多给一个微笑、多给一份关怀、多给一些鼓励,对于病友来说,这或许是在陌生城市里艰辛求医时的温暖、亲情,而对于疾病的康复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所以,每一个医患之间、每一封感谢信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感人至深、或让人牵肠挂肚、或开心、或快乐,对于病友,让我们用心付出,服务好每一位病友;对于医生,给他们多点儿认同和理解,和谐的医患关系,从我做起!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