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医生齐聚 论剑显微新技术
——郑州仁济医院第九届论文交流会决赛圆满成功
近日,郑州仁济医院第九届论文交流会的决赛在三楼会议室成功举办,各临床科室共有12位医护人员参赛。参加的人员除了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还有康复医师、麻醉医师等,涉及到的临床课题,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
此次论文交流赛特别邀请到了侯建玺、钱聪颖、徐新莉、陈文钊、闫钦龙、冯太山、杜金先等7位 老医生担任评委,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标准,给各位选手认真打分、点评。
参赛选手与老医生们合影
据了解,参与决赛的这12位选手,是通过层层的预赛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预赛中就有不俗的表现,不仅课件内容丰富、角度独到,演讲也非常的精彩、果断,而这次决赛他们意气风发的精气神、干练的着装、上佳的表现让评委们直呼,“出乎意料”。
外一科张松健副主任作为位演讲者,以《后路副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在臂丛神经上干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为题,向与会人员讲解自己在临床中总结的经验、遇到的疑难病例以及解决办法、取得效果、引进的新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效果等,并选用了多位病例对比康复效果、分享治疗心得,深挖技术背后的技能。
参会人员认真听讲
对于党友副主任的发言,我们要先了解一下“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相关知识,我院手术室 先在河南省开展此项新技术。在B超下进行神经阻滞麻醉就相当于给了麻醉医生一双“眼睛”,通过超声成像系统,医生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神经及周围的组织结构,在实时的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到目标神经周围,实施精准地神经阻滞。相对于以往的麻醉技术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麻醉药用量少、放心性高,麻醉效果优良。
而党友副主任就是选用这项新技术作为研究方向,经过长时间的总结、钻研,得出了许多经验、并将技术优化,此次决赛以《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体会》为题,与各位参会人员、评委们全面探究,得到了与会老医生们的肯定和赞扬。
精彩的演讲
外四科王宏鑫、手术室齐文勇主任的课题,选用本科室较常见的病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旋股外动脉降支皮瓣修正四肢创面》、《严重创伤病人的救治体会》,从广度、从深度探究问题、钻研解决办法。将日常中医生常犯的错误、容易忽视的细节、遇见重大病人正确治疗的措施,加以修正、制定措施、落实贯彻。还展现了本科室医务人员查房、换药的照片,具象化的演示了科室的精神风貌,给观众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外三科主任董其强的《大肢体离断合并严重复合伤的救治》,让评委们为其竖起了大拇指,连连夸赞,“遇到急危重症、复杂病人时候,正确、及时的救治,你们做的非常好,不仅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更保住了肢体的功能。”董主任以一个案例为主线,穿插治疗前后的照片和检查结果、治疗方法、恢复程度、心得体会,详细的讲解此案例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一个治疗阶段,为大家遇到复杂病例成功救治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侯院长点评
还有剩余的7位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更有惊人的表现,让论文交流赛的现场精彩不断。他们贴近当下医疗新政策,用独到、犀利的观点,针对医院收治的主要病种、引进的新技术在临床应用效果等认真分析和总结。评委们一一为选手点评,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老医生们的意见和建议,选手们虚心接受、认真采纳。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对决,较终手术室党友取得名的好成绩,手术室齐文勇、外四科王宏鑫并列取得第二名,第三名则被外三科董其强主任获得。
徐院长为获奖选手颁奖
郑州仁济医院的论文交流比赛至今成功举办了八届、今年已经是第九届。并且年年都有新“花样”,都能给人不一样的体验。今年的论文交流决赛激烈程度、精彩程度、课题内容都达到了历年来的新高,医护人员在比学赶超中进步、在交流中学习经验、总结新技术,提高自身的技能。
每年一次的论文交流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成为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的一种形象展现。不仅能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更能激起同事们相互交流的积极性,也为医生们更多的展现自己提供了机会,为整体提高医院的救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