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史称“霸王级”寒潮席卷整个郑州,这是传说中30年不遇的低温纪录。北风呼啸,滴水成冰,但却有很多人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
在郑州仁济医院,在刺骨的寒流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朴实无华的身影,温暖了每一个仁济人的心!我们要为他点赞!
他们不是顶风冒雨急速出现在救援现场的急救人员,也不是坚守在手术台上数个小时的医护人员,而是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夜中、全身湿透,依旧在修理水管的后勤维修人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不一样的“治病救人”。
寒冷的天气,气温骤降导致医院的多处水管被冻裂,病房出现停水的情况,为了让病友们尽快的用上水,也为了防止水资源的浪费,维修人员李师傅冒着低温,坚持不懈的修理着水管。
冰冷刺骨的自来水将他的手冻僵、衣服淋湿、鞋袜浸泡,李师傅全然不顾这些,用冻得通红的手拿着扳手、拧着螺丝、替换着水管,用坚定的眼神、全神贯注,快速、熟练的操作着。
穿着湿淋淋的衣服修完一个迅速赶至下一处,没有时间吃饭、更没有时间休息。经过连夜紧急抢修,所有患处全部修好,病房正常供水。
或许你会说,作为一名维修人员这是他应尽的责任。是的,这是他应尽的责任,于是他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穿着湿漉漉的工作服,依旧工作、并且忙至深夜!路过的病友和医护人员都湿了眼眶,那一刻我们被他深深的感动,医院交流群成了大家点赞的平台。
或许这样的场景你没有亲眼所见、更没有照片为证,在大家的心里起不到震撼的作用,但是下面这张照片,让你吃惊,而我们李师傅冒着寒潮维修水管的现场远远要比这个情景震撼。
图为秦楚网的报道:“水管爆裂,时间不能再拖,只能靠人下井把水阀关闭。我以前有过类似的经验,就决定自己跳下去关。今天的水温估计只有2、3℃,确实非常冷。”抢修哥说。“抢修哥”找到阀门并将其完全关闭,水柱才逐渐消失,井盖下水位逐渐下降。
而当天郑州的较低气温在零下十几度,比上边这个事件的温度低了好几倍,仁济医院维修人员所忍受的寒冷程度更加的剧烈,对于身体和精神都是一种考验。
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也是较容易被遗忘的人,给我们留下印象较深的就是:在院内、走廊上、病房中穿梭,挎着破旧的背包(装满各种配件和螺丝)、背着2米多的梯子、手提维修工具,在角落里佝偻着身躯、在梯子顶端仰着脸修理,一坚持就是很久。
他们是平凡的一群人,做的事情很细小、很细微,却很重要。他们不仅担负着为临床一线治病救人提供舒适环境的重任,更是保证全院工作正常进行的中间力量。在细微处演绎着不平凡的力量,用满腔热血为仁济医院的发展贡献能量。
在仁济像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在细微处感动着大家,为我们带来力量。在此小编也呼吁全院职工,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此类感动的事情,请积极为小编提供线索或者投稿。让仁济的正能量不断传递……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