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郑州仁济医院 > 肢体矫形及功能重建中心 > 功能重建中心 > 手足外科 >
先天性马蹄足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 男性疾病较多,可以是单侧或双侧。 畸形很明显,可以在出生时发现。 因此,疏忽的情况很少见,可以及早治疗,效果更好。 但是,畸形也易于复发,应定期随访,直到大约14岁后骨骼成熟。 原因尚不清楚。
先天性马蹄内翻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先天性马蹄内翻的临床表现:
1.出生后即刻出现单侧或双侧足部畸形,脚处于踝关节跖屈位,内翻,内收畸形。
2.当孩子学会走路时,他会在前脚或脚的外边缘行走。 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逐渐恶化。 在严重的情况下,他走在脚后部,负重的地方出现滑囊和老茧。
3. X射线胶片,患脚的前侧和外侧位置:出生后,可以在X射线胶片上看到距骨,跟骨和长方骨的骨化中心。 有时可以看到第三楔形文字,并且所有跖骨和趾骨都已出现。 ,舟状骨直到3岁才出现。
4.根据以下三行估算变形:(1)测量正投影胶片上的横倾角。 如果小于30°,则表示脚没有内翻; (2)测量第一meta骨的纵轴和距骨的纵轴之间的角度。 通常为0°-20°; (3)X射线侧位片测量距骨纵轴和跟骨meta骨表面形成的角度。 通常为35°-55°。 如果小于30°,则表示脚落下。 如果距骨后跟角小于15°,则第一meta骨与距骨纵轴之间的夹角大于15°,表明距骨颈关节半脱位(Simon 15°定律)。
先天性马蹄内翻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先天性马蹄内翻的诊断依据:
1.婴儿出生后足底屈曲和一只或两只脚的内翻畸形。
2.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跖屈,跟骨内翻跖屈,跟腱,跖筋膜挛缩。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
3.站立和行走时,脚底的外边缘承受重量。 在严重的情况下,脚后部的外边缘承受重量,承重区域会产生滑囊炎和老茧。
4.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
5.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跖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跖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
郑州仁济医院提醒您:若有疑问,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电话咨询: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