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卓华 谢书强 梁贵东
发表于: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2年9月第8卷第5期
自1996年~2000年我院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并行I期植骨治疗胫骨下1/3骨折2l例,疗效认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较小18岁,较大66岁,平均34,6岁。均为闭合骨折;车祸伤16例,摔跌伤5例,均为胫骨下1/3骨折,骨折端在内踝上大于5锄。
1.2手术方法:本组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仰卧位,屈髋45度,屈膝90度,在骨折处作切口开放复位,在髌腱内侧作切口,显露胫骨结节上端,三棱锥钻孔,将导针插入髓腔。然后选用较髓内钉直径粗1mm的弹性髓腔锉套入导针,扩大胫骨中段狭窄部位髓腔,通过骨折线直到骨于远端,将弹性髓腔锉拔出,保留导针于髓腔内,将选好的髓内钉连接瞄准器套上导针逐渐打人胫骨骨髓腔,轻敲髓内钉进入骨折远端,一旦进入后,拔掉导针,注意防止骨折移位。经远端瞄准器由内向外锁入2枚锁钉,然后回击加压,在近端瞄准器锁人2枚锁钉,较后安上钉尾螺帽,取自体髂骨,制成带有骨膜、骨皮质、骨松质的骨条,植入骨断端周围,逐层缝合切口。
2 结果
术后经6个月~4年的随访,骨折均得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后时间4个月。采用J0hner—wruh疗效分析法[1],本组病例优20例,良l例,总优良 100%。未发现骨折移位,固定松动,断钉及骨折延迟愈合现象。
3 讨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有许多优越性[2],较之普通髓内钉具有更好的抗压缩、抗扭转及抗折弯性能。比钢板固定优点更多:
①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
②由于两端有锁钉固定,可防骨折端旋转、短缩,弹性固定牢;
③由于固定牢靠,骨折端不易出现分离旋转,能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快;
④由于切口小软组织及骨膜损伤小所以愈合 高,感染 低;
⑤坚固髓内钉使应力遮挡小并发症少;
⑥固定扩髓时虽影响髓腔内皮质的血运,但血运恢复快,扩髓后产生的骨屑散布于骨折处相当于植骨:易于骨折愈合,且扩髓后可用较大直径之髓内钉,使钉骨间接触面增加,从而增加了稳定性及抗折弯能力。髂骨是网状松质骨,骨膜再生力强,植入后在移植的髂骨表面,边缘周围的细胞直接从体液中汲取营养,不仅可以生存,且显著增殖,同时植骨部分的宿主骨产生肉芽组织,伴随新生的血管长入髂骨面,即开始出现爬行替代过程,引导新生的骨细胞通过骨折部而达骨愈合[3]。由于胫骨下1/3血运欠佳,往往骨折后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4],如果已经出现胫骨下1/3骨折不愈合而再次单纯行髂骨植骨术,其显效 是比较低的。如果行带血管蒂的骨块移植,手术技术要求高,风险及创伤大,并发症多。所以本着治病不如防病的原则,与其日后治疗骨折不愈合,不如骨折后工期植骨防止其不愈合。故我们在交锁髓内钉这一坚强内固定的基础上,加髂骨工期植骨,促进骨折愈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Johner R,WrLlh o.classifictation of shaft fractures and correlation Withresults a“er rigid fixation.clin orthop 1983,1978:7
2 罗先生,邱贵兴,主编.髓内钉内固定.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7~28
3 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主编.骨与关节损伤.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692
4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49
(收稿日期2002一04—06)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