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书强 王平东
发表于: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2年第8卷第5期
患者 男,40岁,2002年4月1日上午左上胸部被人用刀刺伤20min入院。测T36℃,P112次/min,R26次/min,BP测不到。查体:神志清醒,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左锁骨中段下有一约3cm长的裂口,大量鲜血外溢,左肱动脉搏动消失。立即给予伤口填塞敷料压迫止血。入院诊断:①失血性休克;②左锁骨下血管损伤。迅速左大隐静脉切开,建立三路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同时见伤口仍有明显渗血,指压锁骨上窝及腋窝腋动脉走行处止血后,渗血减轻。在局麻下迅速扩创探查,切开皮下筋膜及胸大肌锁骨附着处,分离拉开肌肉,探查见腋静脉未损伤,臂丛外侧束部分外膜裂开,左腋动脉段约3/4周径离断,稍作游离后,两端止血夹止血下给予血管断端清创,7/0显微缝合线进行端一端吻合,修正完毕,开放血流,观察无漏血,逐层缝合切口。术中血压一度下降,经快速输液输血后,逐渐血压回升。术中输血2200rnl,输液4000m1。术后抗感染及对症治疗,11天伤口I期愈合,痊愈出院。
讨论 单纯腋动脉段离断伤,临床少见。在抢救过程中,准备充足的血源,开放多条静脉通道,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很重要。因为左锁骨下血管损伤失血量大,出血量很难估计,多条静脉通道可尽快补液输血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利于手术放心进行。本例术中血压一度下降,建立三路静脉通道,输血补液顺利,及时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术中助手指压锁骨下动脉及腋窝动脉阻断血流可见伤口溢血明显减少,本手术才得以从伤口局部扩创探查进行血管成功修正。否则,伤口大量溢血,无法显露,将导致手术无法进行,易造成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故手术时快速阻断锁骨下血管损伤远、近端的血流是再修正损伤血管抢救成功的关键。
左锁骨下血管位置深且隐蔽,大血管集中,分支多,又有臂丛神经毗邻,解剖复杂。故术者应熟悉掌握局部解剖,充分认识到锁骨下血管损伤的出血凶险和手术难度。术前做好准备,组织有经验的胸外、显微外科及麻醉科医师共同参与,制定抢救方案,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这也是本例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对于锁骨下血管的处理应遵循抢救生命位,保留、恢复肢体功能放在第二位的原则。在积极抢救休克的同时,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术中修正血管先要阻断锁骨下血管损伤远、近端的血流,才能保证手术成功,不延误病情,减少死亡 ,得到认同的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2002一05一06)
作者: 谢书强, 王平东
刊名:河南外科学杂志
英文刊名: 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年,卷(期): 2002,8(5)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