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康复医学科迅速发展,康复条件越来越完善,康复科医生与骨科医生密切合作,做了很多康复方案,患者便可以选择更加合理、先进的康复手段,尽早康复并回归社会,减少术后并发症。
手术不是结束,康复才是开始
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哪怕是同样的损伤。根据患者的病情,患者的性格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来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对于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对医学知识匮乏的患者,要给与一个稳妥的康复方案;对于依从性好的患者,可以给予比较激进的、宽松的康复环境。康复科医生要了解不同个体的差异,进行因人施教,因病施教,给患者一个人性化的训练方式。
郑州仁济医院专家表示,康复介入一定要尽早,只要患者病情许可,便可开始康复介入,早期康复介入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踝关节功能,减轻残疾,预防复发,促进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降低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骨科疾病及创伤保守治疗中的康复:
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炎等骨科疾病大多有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特点,康复的介入除了有助于缓解急性期疼痛,对延缓病程、改善远期转归更是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各类意外导致的骨骼、关节、肌肉、肌腱、血管、脊髓、神经等组织损伤后,无论是否制动,都势必会出现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组织修复以及重获功能。
骨科围手术期康
与保守治疗中的骨科康复相比,骨科围手术期康复似乎更体现出了康复的价值。在骨折复位内固定、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各类骨科手术日臻完美的同时,手术医师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外科学》中也明确写出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康复治疗”。而对于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择期或限期手术而言,骨科康复绝不仅仅指术后的各种康复训练,术前康复介入对术后的整体功能恢复也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骨科康复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如果你还以为骨科康复只是“烤烤电”,那么你就out了,声、光、电、热、力、水、冷、磁等多种物理因子都可以应用于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更是各类骨科伤病必不可少的治疗项目之一。当然,聪明的人类还在不断发掘着各类物理因子的潜能,也尝试着将各种最新科技引入骨科康复。冲击波在这几年俨然成为骨科康复理疗中的新宠,在网球肘、滑囊炎、跟痛症、肌腱炎等各类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中都展现出极大的优势。而机器人、情景互动等最新科技则让我们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具备了“高大上”的即视感。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