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一大早,在郑州市管城区的康桥小区(北),一条醒目的红色条幅前引起了路人的纷纷驻足。

义诊活动现在,群众纷纷前来
考虑到立秋后天气转凉是疾病的高发期,郑州仁济医院的医生们开展了“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健康大讲堂”志愿服务活动,为这里的居民送上一次家门口的免费体检以及普及一些现场急救、自救知识。
正在为前来群众体检的医护人员
本次活动由我院急救站主任刘飞龙同志带队并担任此次活动主讲,院内 医生郭好学老师及2名优秀院前工作人员参与健康体检。
现场对老人及住户对此次活动都很感兴趣,纷纷前来检查身体,并在讲课完毕后,踊跃提问、为体验学习。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活动共发放急救常识宣传册近130份,受益群众60余人次。刘飞龙主任表示:本次宣讲的急救知识很实用,以后遇到类似的突发事件,都能够采用正确、有效发方法及时进行自救、互救,有效的减少伤亡 ,保护自身健康。
附:突发事件这几点请注意 不正确的救治比意外本身的伤害更大伤者本人需注意:
遇到突发事件,要保证通信畅通,牢记呼救信息。危急生命时,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平时记住专科医院的急救电话,直接拨打可获得远程救治指导,减少中间环节,避免不当的处置,缩短救治时间。
时刻谨记放心
要保持镇静,保持体力,积极求助。如果是机器卡压肢体不要强行拔出。发现止血点应立即压迫止血。衣物、毛巾、纸类裤带等均可充当纱布、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或填塞止血。如果出现明显骨折需要临时固定,木棍、木条,卷曲的报纸和书本均可充当临时夹板。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出现肢(指)体脱离组织的,应该捡回并妥善保存,勿放入衣袋中以防变质,更不要浸泡在液体中,要保持冷藏、并保持离断肢体的干燥。
值得注意的是,受伤以后听从医生的嘱托,暂不要进食、进水。
较后,要牢记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而急救的步骤则是:止血、包扎、固定、运送。
包扎时需注意:
包扎的主要目的是简易止血、保护伤口和固定。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包扎时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包扎的过程中,如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严禁将骨折端还纳,否则可导致深层感染。腹壁伤致肠管外露时,应使用清洁的碗等物扣住外露的肠管,达到保护目的,严禁将流出的肠管还纳。
固定需注意:
固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骨折端移位导致二次受伤,同时可缓解疼痛。现场可以就地取材,固定范围必须包括骨折邻近的关节。如用塑料薄板、块,木条竹片,乃至手杖、雨伞等。如现场无上述材料,可以用伤者自身进行固定,上肢骨折,可将伤肘与躯干固定,下肢骨折,可将伤侧肢体与健侧肢体固定。
转运需注意:
转运是现场急救的较后一个环节,及时正确的转运可以挽救伤者的生命,不正确的转运可导致前功尽弃。昏迷伤者,较为重要的是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伤者应侧卧,要随时观察病情,一旦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
对于脊柱伤或怀疑脊柱伤者,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出现脊柱弯曲,严禁背、抱或二人抬病人。颈椎受伤者,必须固定其头颈部。使用止血带的伤者,应及时松开止血带,再重新固定。
郑州仁济医院急救医生提醒大家:不管如果正确的急救和治疗,意外本身都会对伤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问题,平时一定要时刻谨记放心,记住专科医院的电话(0371-5535 5120),及时拨打可获得远程指导,尽可能将伤害降到较低。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