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的目的
周围神经损伤早期是防治各种并发症(炎症、水肿等);晚期是促进受损神经再生,以促进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最终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应早期介入,介入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时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一)早期
周围神经损伤早期一般为发病后5-10天。首先要针对致病因素去除病因,减少对神经的损害,预防关节挛缩的发生,为神经再生做好准备。具体措施如下:
1、受累肢体各关节功能位的保持周围神经损伤后,常易发生关节挛缩畸形,故早期应用矫形器将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如垂腕时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20-30°功能位,垂足时将踝关节固定于90°功能位等。动力性矫形器可提供或帮助瘫痪肢体完成某些功能性活动。下肢的某些矫形器还有承重作用。
2、受累肢体各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由于肿胀、疼痛、不良肢位、肌力不平衡等因素,周围神经损伤后常易出现关节挛缩和畸形,故受累肢体各关节早期应做全范围各轴向的被动运动,每天至少1-2次,以保持受累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若受损程度较轻,则进行主动运动。
(二)恢复期
周围神经损伤早期炎症水肿消退后,即进入恢复期,早期的治疗措施仍可有选择地继续使用。此期的重点是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增强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1、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周围神经病损后,肌肉瘫痪,可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以保持肌肉质量,迎接神经再支配。失神经支配后头一个月,肌萎缩最快,宜及早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失神经后数月仍有必要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通常选用三角形电流进行电刺激。此外,还可选用直流电、调制中频、温热等进行治疗。
2、肌力训练受累神经支配肌肉肌力为0-1级时,进行被动运动、肌电生物反馈等治疗;受累神经支配肌肉肌力为2-3级时,进行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及器械性运动,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肌肉疲劳。随着肌力的增强,逐渐减少助力;受累神经肌肉肌力为3+~4级时,可进行抗阻练习,以争取肌力的最大恢复。同时进行速度、耐力、灵敏度、协调性与平衡性的专门训练。
温馨提醒:以上就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番讲解,如果你还有其它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热线电话:.
郑州仁济医院官方服务号
扫码关注,预约挂号,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